一、分级
当收到半夏种球后要立刻倒袋(散开避免发热腐烂),并按大小分为四个级别。直径1.8-2.2厘米的为一级种球,每亩大约用种球160公斤左右;直径1.4-1.8厘米的为二级种球,每亩用140公斤左右;直径0.8-1.4厘米的为三级种球,每亩用120公斤左右;直径0.4-0.8厘米的为四级种球,每亩用100公斤左右。
二、药剂包衣
用咯菌腈100公斤半夏/大约500毫升(也就是把药放在喷雾器兑适量的水喷雾半夏拌匀),然后凉干(外皮干燥)既可播种或储存。
三、储存方法
将用药剂处理后的半夏种球(外皮干燥)薄滩在阴凉通风的室内,厚度10厘米,温度控制在0-6度之间,每15-20天翻动一次,早春播种。如果储存期间温度低于0度时,可以装入小袋(20公斤),放在0度以上的室内,但如果温度高于6度时要倒开散放,不要装袋,以防发热烧种茎。
四、播种时间
冬季外界气温最低温度不低于-5度的地区可以晚秋11-12月播种。其他地区宜早春土壤解冻后播种;春季播种的最佳时间为,5厘米地温稳定在8度时,将半夏种茎提前15天浸种催芽,播种后覆盖地膜种植。如果播种时温度已经超过10度以上,就不需要催芽、覆盖地膜了。
五、播前准备
1、浇足底水:接近播种时间10天前,如果土壤干燥,要先浇水,要浇足、浇透。
2、土壤施肥:最好每亩施用发酵好的优质土杂肥或人蓄粪便5-7立方米;根据土壤PH(酸碱度)和具有的肥力另外加施硫酸钾复合肥40-50公斤,过磷酸钙50公斤,如果有机肥不足,每亩可以施用优质二氨50公斤;结合施用部分有机肥。总之,因半夏需肥多,要施足底肥。
3、土壤处理:土壤中如果有地下害虫,如蝼蛄、地老虎等,耕地时要用辛硫磷颗粒剂或其他杀灭地下害虫的农药杀灭。如果上茬作物种植的是棉花、蔬菜等易有病害的土壤,还要耕地时加施杀灭土壤中病菌的农药,如甲基托布津、多菌灵等等。
4、旋耕土地:土壤经过杀菌、灭虫处理后,把各种肥料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,用旋耕机浅耕15厘米,反复旋耕2遍,要保证土壤、肥料、农药充分拌均匀。
5、起垄作畦:土壤耕翻耙匀后,根据地形做畦,畦长度不要太长,以20-30米为好;如果地形长,可以每隔30米挖一条深30厘米的中沟;然后在30米长的地块上再作成1.5-2米宽的高畦。
六、播种方法
各级半夏种球要分开播种。
1、条播:一级种球按行距20厘米,株距6-7厘米,深度5-6厘米播种;二级种球按行距18厘米,株距5-6厘米,深度4-5厘米播种;三级种球开幅宽6厘米的播种沟,幅与幅之间(行距)15厘米,株距3厘米,深度3-4厘米,按品字型宽幅播双行;四级种球按幅宽6厘米,幅与幅之间(行距)12厘米,深度2-3厘米,宽幅撒播,撒播后均匀小种茎,作到种茎不压积并有1-2厘米左右的株距。播种完毕后覆土与地面平,然后喷施除草剂“乙草胺”封闭(喷乙草胺时不能喷在半夏种球或叶面上,后果就是不出苗),喷完后立即盖地膜(如果播种时温度已经超过10度以上,就不需要覆盖地膜)。
2、撒播:土壤耕翻完成后,根据地形,地块长度超过30米以上的要先挖深30厘米的中沟,然后用生石灰粉或钙镁磷肥在地块上做标记,每隔150-180厘米的播种畦面留出宽40厘米的排水沟,把分级过的半夏种球按亩播种量均匀撒播在150-180厘米宽的播种畦面上,用铁锹或小石磙稍镇压(半夏种球压入土壤中),然后再撒施一层少许腐熟的有机肥,把两边留出的40厘米排水沟中的土壤均匀撒施在半夏种球上(覆盖土壤厚度根据以上条播中各类级别种球的覆土深度)。撒播工作完成后的地块,形成了150-180厘米宽的播种畦,畦两边有40厘米宽的排水沟。
七、覆盖秸秆
半夏播种完成后,最好立即覆盖秸秆2厘米厚,覆盖材料最好是小麦秸秆、稻草通过截断也可以。不论选择什么秸秆,总之覆盖的秸秆要互相交叉重叠并有缝隙,半夏从覆盖秸秆的缝隙中出苗,不能因为覆盖秸秆而影响出苗。如果播种后没有秸秆覆盖,也可以6月份小麦收获后再进行覆盖;但是,春季要加强水分管理,要经常保持表层土壤湿润,最好用喷灌设施,以保证半夏播种至6月前的水分需求。
八、田间管理(三个重点)
1、水分:前期出苗后至6月份高温前保持水分充足,不可干旱,消灭杂草,中耕松土。6月份以后的生长中后期不浇大水,如果土壤干旱严重,可以结合降温小浇水或沟浇水,并且注意雨后排水,保持土壤见湿见干,此阶段土壤千万不可过湿,不然易得腐烂病。
2、光照:利用高杆作物遮阳,高温强光季节保持光照60%左右,重点是6-8月。5月份前和8月后不需要遮阳。覆盖秸秆遮阳非常好。
3、温度:气温30度以上时,可以利用当地条件降温,如喷洒井水、覆盖秸秆等。
4、追肥:从半夏出苗至到收获,每隔25天左右追肥一次。
在以后的管理操作当中,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打技术电话(微信)13305304110
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
微信电话:13305304110
13305308829